>答:那时,人人皆是俗仙。
男子合上书,抬头望月,嘴角微扬。
夜风拂过,带来远方孩童的读书声,清越如泉:
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……”
他站起身,身影渐渐淡去,唯有那支削好的铅笔,静静躺在花旁,等待下一个需要它的人。
千里之外,柳含烟收到一封无署名的信。信纸粗糙,字迹潦草,却让她读着读着,泪水滑落。
信上只有一句话:
**“第一百所,我替你点了。”**
她望向地图,西南角那一点红墨格外醒目。她蘸朱砂,在旁边添上第二点,低声呢喃:“不,是我们一起点的。”
烛火摇曳,映照墙上《残者志》残卷。焦黑边缘仿佛微微颤动,似有余温未散。
而在东海渔港,余沉舟正教孩子们折纸船。每一只船上,都写着一个名字:阿禾、小满、望弟、春桃……
“我们要把它们放进海里。”他说,“让风带着这些名字,漂到世界的每个角落。”
小女孩问:“它们会沉吗?”
余沉舟微笑:“不会。因为有人一直在念着它们。”
纸船入水,随波荡漾。朝阳洒落,海面金光粼粼,仿佛万千星辰浮出水面,照亮了整片海洋。
林小凡此时正行走在一条乡间小路上。路边有个五六岁的男孩正在用树枝画画,画的是一个圆圈,里面写着“日”字。
他停下脚步。
男孩抬头,咧嘴一笑:“叔叔,你看我写的‘太阳’!”
林小凡蹲下,摸了摸他的头,轻声说:“写得很好。不过……要不要加一横?变成‘旦’字?意思是,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。”
男孩眨眨眼:“那……明天我可以学更多吗?”
“当然。”他笑了,“只要你还想学,就永远有人教你。”
他继续前行,身影融入晨光。
没有人知道他是谁。
但许多年后,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座学堂,都会在开学第一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:
从前有个少年,手不能握笔,却坚持写下第一句话;
有个教书匠,失去一切,仍带回一本残卷;
有个女子断臂焚书,点燃了千万人心中的火;
还有个男人,走过万里黄沙,只为告诉世人??
低头走路的人,也能踩出星光。
而你我今日能自由读书、写字、提问、思考,不是因为天降神迹,而是因为曾经有人不肯放弃。
所以,请记住:
当你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,
你already是某个世界的光。